蛋雞經過炎熱的夏季,體質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高溫導致采食量下降,同時機體仍需維持基礎代謝,能量消耗較大;加之濕度過高,易引起腸道脾胃系統(tǒng)消化功能減弱,出現糞稀、過料、消化不良等問題。長期的營養(yǎng)缺乏,臨床表現為失重三兩到半斤不等,蛋輕、卵泡發(fā)育、生長受阻、產蛋率不達標等現象。
立秋后,天氣逐漸轉涼,晝夜溫差變大,自然光照時間逐步縮短。應及時通過營養(yǎng)補充進行“秋補”,并調整飼養(yǎng)管理方式,以恢復雞群體質,維持產蛋性能,保障雞群健康。
高溫高濕的夏季對腸道和肝臟的危害較大。立秋后,應結合雞群健康狀況及時做好“秋補”,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一、恢復采食量
“一場秋雨一場涼”,入秋后氣溫逐漸下降,夜間尤為明顯。應在飼料原糧上進行調整,調整原則:氣溫下降后蛋雞能量需求增加,可適當提高飼料中能量飼料(如玉米)的比例,同時保障蛋白質(豆粕、魚粉等)和鈣磷(貝殼粉、骨粉)的充足供應,以維持蛋殼質量。
飼喂管理建議:早晚氣溫低時多喂,中午少喂,保證飼料新鮮,嚴防霉變(秋季多雨易返潮,需加強飼料儲存管理)??膳浜鲜褂脙?yōu)質脫霉劑產品來預防霉菌導致的免疫抑制及霉菌毒素引發(fā)的各種癥狀。
二、補充維生素
夏季熱應激中消耗大量維生素,包括B族(B1、B2、B12)、VC、以及VA、VD3、VE等。這些維生素對修復腸黏膜、提高免疫力及維持高產性能至關重要,應采取漸進方式予以補充。
對于夏季管理不善、體弱多病或處于恢復階段的雞群,夏病秋養(yǎng),應及時全面補充維生素、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彌補營養(yǎng)虧空。在秋季一定要增強雞群體質,提升抗病力與免疫力,減少冬季的秋后算賬,降低雞群不同程度的發(fā)病和死淘。只有營養(yǎng)充足,才能有效提升雞群支抗病能力、免疫力及高的生產性能。
三、保肝祛濕熱
秋季氣溫回落,雞群的采食量逐漸恢復,甚至有些雞群出現采食量猛增現象,會影響腸道正常消化及肝臟的轉化合成,出現消化不良、過料等問題。建議結合雞群前期的采食量合理、逐漸增料,同時定期添加保肝類產品來維護肝臟正常的代謝功能。
環(huán)控管理應注意幾點?
一、溫度控制:立秋后晝夜溫差逐漸加大,應防止雞舍溫度驟變。白天通風降溫,注意午后高溫時段,在一天中最熱的時段(下午1點~3點),確保通風降溫系統(tǒng)正常運行,密切觀察雞群狀態(tài)。夜間則應關閉門窗,做好防寒保溫措施,保持舍溫穩(wěn)定,確保處于產蛋雞適宜溫度區(qū)間。
二、濕度管理:保持舍內濕度在50%-60%。潮濕時應加強通風排濕,但要避免賊風直吹雞體;根據外界溫度,逐步減少通風量,但要確?;镜淖钚⊥L量(保證氧氣充足,排除有害氣體)。干燥時可適當灑水調節(jié)。
三、光照穩(wěn)定:秋季自然光照逐漸縮短,需補充人工光照,確保每天總光照時長穩(wěn)定在16小時左右(如早晚各補光),避免光照突然變化影響產蛋。
“多事之秋”的季節(jié),我們養(yǎng)殖一線的同仁們,更應該做好雞群的護理工作。通過這些措施的有效實施,不僅有助于維持雞群健康、穩(wěn)定生產性能,還能進一步挖掘雞群在夏季未充分發(fā)揮的生產潛能,最終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免責聲明:
- 1、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刊登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2、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轉載的文章均已注明來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娫挘?371-65778965 )
- 3、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感謝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