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8月19日,美國大豆協會致信美國總統特朗普,強調農民已因關稅負擔、銷量銳減、成本上升而承受巨大財務壓力,呼吁政府調整政策,特別是盡快與中國達成新的貿易協議。這封信既是對政策的呼吁,也折射出美國農業(yè)在全球市場格局重塑中的困境。
美國大豆出口顯著下降
巴西和美國都是大豆大國。從全球份額看,巴西大豆產量約占全球比重40%,美國則約占28%。
由于巴西競爭優(yōu)勢不斷增強,加上美國自身氣候波動導致產量不穩(wěn)等原因,美國大豆出口一直承受著巨大壓力。根據美國大豆出口協會和美國農業(yè)部數據,在2022至2023銷售年度,美國大豆及其副產品(豆粕、豆油)出口總量約6760萬噸,而在2023至2024銷售年度,這一數字下降到6080萬噸,整體出口跌至二十年最低水平。
在此基礎上,特朗普政府又發(fā)起貿易戰(zhàn),使得原本脆弱的市場更進一步受挫。如今,全球大豆市場重心正悄悄轉移。美國農民發(fā)現,他們即將收獲的新一季大豆遲遲沒有海外買家問津,而巴西卻迎來了出口飆升的“意外之喜”。
據巴西外貿秘書處的最新統計數據,近幾個月來,巴西大豆出口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今年4月大豆出口量約為1527萬噸,同比增長3.9%;5月出口量達到1410萬噸,較2024年5月提升4.9%;7月出口達1225.7萬噸,同比增長約9%。雖然全年累計數據尚未公布,但這些單月數字已能說明巴西出口的強勢增長態(tài)勢。
美國豆農的困境
面對大豆出口下降的局面,美國大豆協會主席凱萊布·拉格蘭在寫給特朗普的公開信中直言,關稅和銷量銳減已讓農民“幾乎沒有盈利空間”。他強調,如果政策不予調整,美國農民將失去在國際市場的立足點,他同時警告,這可能演變?yōu)檎麄€農業(yè)經濟的危機。他在信中呼吁白宮采取緊急行動,推動達成新的采購協議,取消關稅,恢復市場信心。
美國輿論認為,美國豆農目前面臨“三座大山”:國際需求萎縮、國內成本飆升、氣候災害頻發(fā)。而特朗普政府的這場貿易戰(zhàn),給美國豆農帶來了空前焦慮。
在田間地頭,普通農民的心聲直接表達了“三座大山”帶來的壓力。一位來自艾奧瓦州的農場主說:“我們埋頭種了一年的莊稼,卻眼睜睜看著倉庫里堆積的大豆賣不出去。柴油、化肥都在漲價,我們已經快撐不下去了?!绷硪晃幻髂崽K達州豆農無奈地表示:“如果再沒有買家,我們可能不得不考慮讓土地閑置?!边€有一位來自俄亥俄州的第七代豆農表示,氣候危機和特朗普政府關稅政策已經形成了對他們的“雙重打擊”。
特朗普的難題
美國農民的焦慮正迅速轉化為政治壓力。對于特朗普政府而言,這是一道兩難選擇題。
一方面,關稅是與主要貿易對手談判的關鍵籌碼;另一方面,美國中西部農業(yè)腹地一直是特朗普賴以倚重的大選票倉。如果農民長期蒙受損失,不僅意味著農業(yè)經濟受挫,也可能在政治層面反噬自己的支持基礎盤。
《華爾街日報》分析指出,大豆問題正成為這場博弈的縮影:特朗普政府需要在對外強硬與對內安撫之間尋找平衡。過度讓步,可能被批評為“軟弱”;堅持關稅,又可能繼續(xù)壓垮農民的忍耐力。
更棘手的是,時間已經不寬裕了。因為新一季大豆即將收成,如果市場依舊冷清,庫存積壓、價格下滑將迅速放大危機。政治上,隨著中期選舉臨近,農民情緒的走向或許會直接影響中西部“鐵銹帶”選情。換言之,大豆貿易并非單一經濟議題,而是緊扣特朗普執(zhí)政前景的政治考驗。
大豆之爭,已經超越農田,成為全球貿易格局重塑的一面鏡子,折射出美國農業(yè)在全球競爭中的脆弱與不安。在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下,巴西出口商在豐收中慶祝,而美國農民卻因為收入銳減、庫存積壓而在為未來憂心忡忡,美國農業(yè)在國際市場的地位也面臨結構性削弱。正如美聯社評論指出,如果這種趨勢持續(xù)下去,美國農產品出口的影響力恐怕將在未來數年內顯著下降。
聲明: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刊登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如果轉載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權,或者轉載出處出現錯誤,請及時聯系文章編輯進行修正(電話:0371-65778965 )。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感謝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