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豬瘟防控技術日益成熟后,豬藍耳病的危害又被凸顯出來了;回顧近28年的豬藍耳病防控經歷,為什么疫苗種類越來越多,各種抗豬藍耳病藥物層出不窮,但是至今豬藍耳病仍然是豬場除了非洲豬瘟以外的頭號疫?。黄渲械脑蛑档谜J真反思,并通過反思提出確實有效的防控對策。下面就筆者對豬藍耳病防控現狀的反思和提出的防控對策簡述如下,供行業(yè)參考。

1、我國豬藍耳病防控措施的變化過程
1996—2000年期間是我國豬藍耳病從確診到通過種豬向全國各地擴散的階段。雖然已有抗體檢測作為引種檢疫和實驗室診斷的工具;但是由于大部分豬場沒有引種檢疫的意識,所以到2000年時全國各地80%以上的場都已成為豬藍耳病陽性場;防控措施主要圍繞對癥治療和控制繼發(fā)感染進行,個別科研機構參照美國和歐洲的經驗開始研發(fā)和試用弱毒疫苗進行防控。
2000—2006年期間是我國豬藍耳病在各種防控方案爭議中進一步危害養(yǎng)殖業(yè)的階段。豬藍耳病弱毒疫苗在防控保育仔豬呼吸道疾病綜合征中的效果逐步得到了行業(yè)認可,但是其對懷孕母豬的潛在危害沒有引起足夠重視。
2006—2012年期間隨著豬藍耳病變異毒株的分離確診,寄予厚望的免費滅活疫苗沒有產生預期的效果,在走了一段彎路后促使行業(yè)重新意識到了豬藍耳病弱毒疫苗在防控保育仔豬呼吸道疾病綜合征中的優(yōu)點,并開始不斷研發(fā)出不同毒株的豬藍耳病弱毒疫苗;但是其對懷孕母豬的潛在危害仍然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在實驗室診斷方面,PCR、qPCR檢測技術逐步得到推廣應用。
2012—2018年期間隨著各種豬藍耳病弱毒疫苗的大量使用,尤其是在懷孕母豬上的盲目接種,豬藍耳病病毒基因重組、毒力返強病例日益增多;豬藍耳病弱毒疫苗在同一豬場或不同豬場的使用效果出現了顯著差異,因而通過基因測序選擇疫苗曾經風靡一時,大環(huán)內酯類抗菌素、中藥、脂肪酸等產品趁機介入了豬藍耳病的防控方案;同時改進后的滅活疫苗又開始引起關注了。
2018年至今隨著非洲豬瘟的暴發(fā)流行和得到有效控制,豬藍耳病的危害又被凸顯出來。同時為了防控非洲豬瘟建立起來的生物安全措施又為豬藍耳病的陽性穩(wěn)定和凈化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因此豬藍耳病凈化已經成為了豬藍耳病防控的趨勢。
2、豬藍耳病防控上的幾個誤區(qū)
2.1懷孕母豬接種活疫苗
豬藍耳病病毒與其他病原體不同的一點是在懷孕后期能夠穿透胎盤屏障感染胎兒,所以典型的臨床癥狀是早產;大量的研究證實現有的豬藍耳病弱毒疫苗同樣可以穿透胎盤屏障感染胎兒;因此在懷孕期接種豬藍耳病弱毒疫苗雖然不會引起早產,但由于胎兒的早期感染造成的危害更大;研究證實胎兒感染豬藍耳病病毒會造成胸腺萎縮和免疫耐受,由此對仔豬帶來了無法彌補的雙重傷害:先天性免疫功能低下和對豬藍耳病病毒不產生免疫應答。這就是目前豬藍耳病難防難治的主要根源。
2.2盲目迷信藥物抗病毒
由于豬藍耳病疫苗免疫效果的變化無常(根源是弱毒疫苗的胎盤感染),中藥和脂肪酸產品趁機而入;雖然有實驗室試驗結果支持這些產品的抗豬藍耳病病毒能力,但是按照所需藥物濃度計算,每噸飼料需要添加20 kg以上才能起效,而這樣的成本對商品豬是不能承受的。其實大部分中藥是通過提升豬群的非特異性免疫力來抗病毒感染的、并不能直接殺死病毒;脂肪酸產品由于增加了營養(yǎng)而使豬群的毛色光亮、并不是抗豬藍耳病病毒產生的效果。由于這些產品并不能真正地阻止豬藍耳病病毒的感染和傳播,結果使得疫情更加復雜。
2.3盲目迷信空氣過濾的作用
雖然豬藍耳病病毒可以通過空氣短距離(500~1 000 m)傳播,但這是小概率事件;人員進出、污染的飼料等都可以傳播豬藍耳病病毒,因此認為安裝了空氣過濾設備就可以確保不發(fā)生豬藍耳病是不切實際的。
2.4忽視精液帶毒傳播途徑
隨著物流的便利化、精液的長距離運輸已經常態(tài)化,由此帶來了對遠方的種公豬站的健康狀況較難了解;因此必須要對每批精液檢測豬藍耳病病毒核酸,但是目前相當部分豬場僅僅檢測了非洲豬瘟病毒核酸。
2.5忽視源頭管控
帶毒的懷孕母豬、帶毒的后備種豬、帶毒的公豬是豬藍耳病傳播的三大源頭,是有效防控豬藍耳病的關鍵點;但是由于這些帶毒豬往往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許多豬場就把防控重點放在出現臨床癥狀的保育豬群和部分流產母豬上面;結果表面上臨床癥狀控制住了,但每批仔豬都要經歷一次感染過程。
2.6如何維持陽性穩(wěn)定或陰性沒有明確的方案
縱觀近幾年的豬藍耳病研究報告和各種學術會議,都在介紹如何達到豬藍耳病陽性穩(wěn)定或陰性的方案和措施,極少探討如何去維持陽性穩(wěn)定或陰性;所以已經陰性的豬場時刻在擔憂什么時候又暴發(fā)了,陽性場都在猶豫是否有必要去實現陽性穩(wěn)定或陰性。
2.7過度關注豬藍耳病病毒的基因變異或重組,而遺忘了防控傳染病的基本原理
通過基因測序來選擇豬藍耳病疫苗的失敗和疫苗毒株愈來愈多而豬藍耳病疫情越來越復雜的事實,充分證明了對容易發(fā)生病毒基因變異或重組的豬藍耳病來說,控制傳染源和切斷傳播途徑比不斷研發(fā)新毒株疫苗來追趕病毒的變異所產生的效果更確切更有效。

3、基于傳染病傳播的基本原理,制定有效的豬藍耳病防控措施
3.1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
首先要從陽性場中豬藍耳病的傳染源和傳播途徑著手采取措施,而不是糾結于如何提升易感豬群的特異性免疫力上。豬藍耳病陽性場的傳染源主要是帶毒母豬,傳播途徑主要是母-仔間的胎盤傳播、母-仔間的水平傳播、斷奶仔豬間的水平傳播和帶毒精液傳播,以及在疫病暴發(fā)期間的通風系統(tǒng)傳播、蚊子蒼蠅等傳播。所以保持母豬群的穩(wěn)定和不排毒是有效防控豬藍耳病的關鍵點,這就要求母豬群禁止使用活疫苗免疫;可以使用新型滅活疫苗,阻止母-仔間的胎盤傳播或水平傳播(可通過檢測臍帶血和閹割液中豬藍耳病病毒核酸來進行評估)。保育仔豬嚴格做到全進全出管理制度(可以通過批次化生產來協(xié)助),以阻斷斷奶仔豬間的水平傳播。保持公豬群的陰性,并對每批精液在檢測非洲豬瘟核酸時檢測豬藍耳病核酸。在疫病暴發(fā)期間及時做好下風向豬舍豬群的預防保健工作,并做好滅蚊蠅、滅鼠等工作。
3.2加強后備種豬的隔離、馴化工作
帶毒的后備種豬是另一重要的傳染源,所以必須引進或自己培育豬藍耳病陰性的后備種豬,并做好隔離、馴化工作。由于常規(guī)的豬藍耳病核酸、N蛋白抗體檢測可能會漏檢部分帶毒種豬,所以對后備種豬的種源場除了做好引種前的現場采樣檢測外還要延伸調查一年之前的檢測報告,同時還應該檢測豬藍耳病GPs蛋白抗體(這組蛋白抗體更能反映豬群的豬藍耳病免疫力和感染狀況);在隔離、馴化期間可以使用新型滅活疫苗來提升免疫力,同時接種其他疫病的疫苗并與本場準備淘汰的母豬混養(yǎng),以建立與本場生產母豬群相似的免疫力。
4、維持豬藍耳病陽性穩(wěn)定或陰性的必要措施
4.1優(yōu)化后備種豬入群前的各項檢測
引進或自己培育的后備種豬必須是豬藍耳病陰性的,檢測項目包括病毒核酸、N蛋白抗體、GPs蛋白抗體,除了現場采樣檢測外還應延伸調查一年之前的檢測報告。
4.2與防控非洲豬瘟的各項措施緊密結合起來
在防控非洲豬瘟建立的所有檢測項目中,同時檢測豬藍耳?。梢赃x用非洲豬瘟和豬藍耳病二重PCR檢測試劑盒);發(fā)現陽性樣品時立即采取與防控非洲豬瘟相同的措施。
4.3種豬群停用活疫苗
陽性穩(wěn)定場可以選用新型滅活疫苗對種豬群和后備種豬定期進行免疫或在飼料中定期添加有效的藥物定期進行保健。
5、結語
綜上所述,豬藍耳病難防難控的根源是胎盤感染對仔豬造成的雙重傷害,而不是基因變異導致的;因此有效防控豬藍耳病的第一步是種豬群停用活疫苗;第二步是通過封群或滅活疫苗干預的方式加速降低種豬群的豬藍耳病病毒載量,直至全部清除;第三步是保育豬的全進全出(批次化生產)或分點飼養(yǎng)來阻止豬藍耳病毒的水平傳播;第四步是做好后備種豬的隔離和馴化來阻止新毒株的傳入;第五步是通過檢測來鞏固生物安全防線,阻止外來毒株的傳入。
免責聲明:
- 1、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刊登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2、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轉載的文章均已注明來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娫挘?371-65778965 )
- 3、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感謝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