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電話、短信、郵件邀約像雪片一樣飛進了四川省畜牧科學研究院養(yǎng)豬研究所所長呂學斌的辦公室,涵蓋養(yǎng)殖場、上市公司及科研單位。他們有一個相同的目的——要豬種。
掀起這一股風的,是剛在四川省科學技術廳官網(wǎng)上結束社會公示的一則消息——由四川省畜牧科學研究院培育的“川鄉(xiāng)黑豬”新品種通過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審定,并獲得新品種證書。
種豬有“豬芯片”之稱。呂學斌告訴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川鄉(xiāng)黑豬”是用我國特有的四川藏豬和引進豬種作為育種素材,歷經(jīng)12年攻關培育而成,“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我國首個突破性父本新品種”。
最初構想:培育一個優(yōu)質的黑色華系父本新品種
最初的構想,是在2009年提出來的。呂學斌告訴記者,過去,我國商品豬生產多采用外種豬作為父本,因為外種豬具有生長快、飼料轉化率高、瘦肉率高等優(yōu)點。
外種豬一般6個月就可以長到110公斤以上,瘦肉率可達63%。而本土黑豬長到90公斤需要1年,瘦肉率僅42%左右。但本土豬皮厚肉香,口感和風味更好。
為了保留本土豬種優(yōu)異的肉質,同時讓豬長得更快,科研單位和養(yǎng)殖企業(yè)利用外種豬與本土豬種雜交,但存在后代商品豬毛色不一、商品性較差等問題。此前,我國也有自主培育的豬種,但都是母本,目前采用的父本豬種全是外來豬種。
在“培育一個優(yōu)質的黑色華系父本新品種”的目標基礎上,呂學斌帶領約20人的團隊,開始了12年的育種之路。
篩選素材:四川藏豬+引進豬種的“混血兒”
“培育一個新豬種非常艱辛?!眳螌W斌說,本地豬種有80多個,引進的外種豬有6個,育種素材篩選時,如果將其隨機進行排列組合,數(shù)字是龐大的,也不現(xiàn)實。
在80多個本地豬種選擇上,呂學斌盯上了四川藏豬。
四川藏豬分布于甘孜等地,是我國珍貴的高原小型地方豬種,最突出的經(jīng)濟特性,就是肉質好。所謂肉質好,從科學的角度,可以從兩個重要指標加以評判:肌內脂肪含量和肌纖維直徑。前者直接影響豬肉風味,后者與豬肉的柔嫩度有關。
四川藏豬是呂學斌所測定的肌肉脂肪含量最高、肌纖維直徑最小的豬種。但藏豬生長緩慢,且體型小。為了彌補這一短板,呂學斌把眼光投向了生長快、瘦肉率高、肉質相對較好的外種豬。綜合權衡下,最終選擇了團隊引進培育的某外種豬。也就是說,“川鄉(xiāng)黑豬”是個“混血兒”。
反復實踐:分子生物技術“解碼”基因位點
確定素材僅僅是完成培育新品種的第一步。
在外種豬血緣高占比的情況下,如何讓新豬種既具備藏豬優(yōu)異的肉質風味,同時又像外種豬一樣長得快、瘦肉率高?分子生物技術成了“解碼”關鍵。
呂學斌舉例,毛色要純化,就需要找到影響其毛色的關鍵位點;構成豬肉肉質風味綜合評定指標除了肌內脂肪含量,還包含油酸+亞油酸總量、谷氨酸+天冬氨酸總量等等,這些指標對其口感愜意度、多汁度、嫩度和滋味等均有重要影響。而每一個影響因素里,可能都存在上百個基因位點。
這時,科研人員就必須使用分子生物學手段,找到與毛色、肉質口感等相關的因果位點,再利用分子標記輔助選擇。僅僅在實驗室里選擇因果位點,就耗費了兩年左右的時間。
而就算在實驗室反復驗證篩選出的因果位點,也不一定確實有效,還需在現(xiàn)實里反復實踐驗證。四川省畜牧科學研究院在簡陽市建了一個育種場,“每天,科研人員都要進育種場‘摸豬屁股’,反復測定、選配,又臟又臭。
值得慶幸的是,經(jīng)過12年的努力,團隊最終突破肉質性狀、毛色基因定向精準選育等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所培育出的“川鄉(xiāng)黑豬”新品種既克服了本土豬的缺點,又保留了肉質優(yōu)良的優(yōu)點,提高了本土豬的生長速度和瘦肉率。
“與使用杜洛克豬作父本生產的商品豬相比,該新品種生產效率相當,但肉質更優(yōu)、口感更好,完全可替代杜洛克豬作為終端父本?!眳螌W斌說,此外,該品種還解決了優(yōu)質黑豬生產中毛色分離的技術“瓶頸”,提高了商品豬毛色一致性,“達到了最初的構想”。
市場反響:上市價格可賣到30元一斤
從市場競爭來看,川鄉(xiāng)黑豬就像一個“萬能公式”——既可用作父本與本土豬種雜交生產優(yōu)質商品豬,滿足人們對優(yōu)質美味豬肉消費的需求,也可作為終端父本與外種豬雜交,有效改良商品豬的肉質性能,市場競爭優(yōu)勢明顯,應用前景十分廣闊,對于打造生豬種業(yè)“華系芯片”、推動地方豬種資源保護與利用具有重要意義。
呂學斌提到,中試期間,川內有多個養(yǎng)殖場通過使用該品種雜交,配得的黑豬作為品牌上市銷售,可以賣到30元左右一斤。
“供不應求,大家都在等它?!眳螌W斌說,前兩天,有朋友告訴他“關注了3年”,一掛網(wǎng)就前來采購。
免責聲明:
- 1、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wǎng)刊登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 2、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wǎng)轉載的文章均已注明來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權益,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電話:0371-65778965 )
- 3、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wǎng)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感謝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