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規(guī)模豬場運營中,外購仔豬育肥是一種常見的生產模式。這一模式不僅能夠有效擴大養(yǎng)殖規(guī)模,還能通過選擇優(yōu)質仔豬提高整體養(yǎng)殖效益。然而,外購仔豬進場流程管理至關重要,直接關系到仔豬的成活率、生長速度和最終的經濟效益。本文將從外購仔豬進場前的運輸過程管理、進場當天的分群與弱仔豬挑出、以及進場后7天內的管理(包括“三點定位”和保健程序)等方面進行詳細分析。

一、外購仔豬進場前運輸過程的管理
1.運輸前準備
在仔豬運輸前,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首先,選擇信譽良好的供應商,確保仔豬來源可靠,無傳染病風險。其次,與供應商溝通好運輸時間、路線和運輸工具,盡量選擇氣溫適宜、路途平穩(wěn)的時段和路線,減少運輸過程中的應激反應。
2.運輸過程中的管理
運輸過程中,應嚴格控制運輸密度,避免仔豬過度擁擠。同時,保持運輸車內溫度適宜,一般控制在20-25℃之間,并適當通風,確??諝庑迈r。此外,運輸過程中應盡量減少顛簸和急剎車,避免對仔豬造成機械性損傷。
3.運輸后的檢查
仔豬到達豬場后,應立即進行健康檢查,包括體溫、呼吸、精神狀態(tài)等。對于出現異常的仔豬,應及時隔離并進行治療。同時,記錄每頭仔豬的運輸情況,為后續(xù)管理提供依據。
二、外購仔豬進場當天的分群與挑出弱仔豬
1.分群管理
仔豬進場后,應根據其體重、年齡和健康狀況進行分群管理。一般來說,體重相近、年齡相仿的仔豬應分在同一圈舍內,以減少相互間的爭斗和應激反應。同時,分群時還應注意性別比例,避免公豬過多導致爭斗加劇。
2.挑出弱仔豬
在分群過程中,應仔細觀察每頭仔豬的精神狀態(tài)、體態(tài)和采食情況,挑出體弱、有病或受傷的仔豬進行單獨飼養(yǎng)和治療。弱仔豬的挑出對于提高整體成活率至關重要。根據經驗,弱仔豬的比例一般不應超過5%,否則將嚴重影響整體養(yǎng)殖效益。
三、外購仔豬進場后7天內的管理
1.“三點定位”訓練
“三點定位”是指讓仔豬在固定的地點采食、飲水和排便。這一訓練對于減少豬舍衛(wèi)生打掃的勞動量、提高勞動效率和控制疾病具有重要意義。在仔豬進場后的前7天內,應重點進行“三點定位”訓練。具體做法包括:
采食定位:在料槽處撒上少量飼料或麩皮,引導仔豬前去采食,形成固定的采食習慣。
飲水定位:在飲水器處安裝水嘴,并定期檢查水質,確保清潔新鮮。通過引導仔豬前去飲水,形成固定的飲水習慣。
排便定位:在豬舍的一角設置排便區(qū),并鋪上墊料。通過定期清理和更換墊料,保持排便區(qū)干燥衛(wèi)生。同時,在仔豬排便時給予適當引導,使其逐漸習慣在固定地點排便。
2.保健程序
在仔豬進場后的前7天內,應制定并執(zhí)行嚴格的保健程序,以提高仔豬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具體做法包括:
疫苗接種:根據仔豬的免疫程序和健康狀況,及時接種豬瘟、偽狂犬、圓環(huán)等疫苗。疫苗接種是預防傳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必須嚴格按照規(guī)定的時間和劑量進行。
藥物保?。涸陲暳匣蝻嬎刑砑舆m量的抗生素、維生素等保健藥物,以提高仔豬的免疫力和抗應激能力。需要注意的是,藥物保健應在獸醫(yī)的指導下進行,避免濫用藥物導致藥物殘留和耐藥性等問題。
環(huán)境控制:保持豬舍內溫度適宜、通風良好、濕度適中,為仔豬提供一個舒適的生活環(huán)境。同時,定期清理豬舍內的糞便和污物,保持豬舍清潔衛(wèi)生。
3.飼養(yǎng)管理
在飼養(yǎng)管理方面,應根據仔豬的生長發(fā)育階段和營養(yǎng)需求制定合理的飼養(yǎng)方案。在進場后的前7天內,應逐漸過渡到新的飼料配方,避免突然換料導致仔豬消化不良。同時,應控制飼料的投喂量,避免過食導致消化不良或腹瀉等問題。此外,還應定期觀察仔豬的采食情況、精神狀態(tài)和糞便變化等,及時發(fā)現并處理異常情況。
免責聲明:
- 1、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刊登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2、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轉載的文章均已注明來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娫挘?371-65778965 )
- 3、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感謝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