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防控傳染病最有效的措施是對豬群進行免疫接種,但在接種滅活疫苗時,如果不提前將冷藏的疫苗進行適時回溫,會給豬造成很大應激,尤其在寒冷冬季,疫苗不能很快回升溫度,豬接種時會產(chǎn)生很大的疼痛感,并產(chǎn)生較大的應激和降低疫苗接種效果。因此建議在免疫接種滅活疫苗前將疫苗進行回溫處理,有利于獲取良好的免疫效果。
1滅活苗回溫的重要性
1.1提高免疫效果
滅活苗回溫是指在接種免疫滅活苗之前將疫苗從冷藏室取出后,先放在室溫下讓疫苗溫度回升到室溫。如果在寒冷冬季,回溫速度太慢時應將疫苗放置在恒溫的水浴中促使其回溫20~25℃。這樣可促使滅活苗油佐劑的粘度降低,疫苗的通透性較強,給豬接種后有利于機體快速吸收滅活苗,并刺激其盡快產(chǎn)生免疫力,進而達到提高免疫效果和抗病能力的目的。
1.2保證劑量均勻
滅活苗回溫后,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nèi),疫苗溫度越高其油佐劑的粘度越低,更容易充分混合均勻,保證注射進入機體的毒株均勻一致。并且油佐劑粘度降低后,在注射過程中可以減少阻力,大大提高獸醫(yī)人員的免疫接種效率。
如果免疫前沒有對滅活苗進行回溫,滅活苗油佐劑的粘性較高,不僅難以進行混合均勻,而且通過注射器針頭的性能較差,這樣注射起來難度較大且劑量也不均勻,最終引起免疫劑量不精確、個體產(chǎn)生抗體高低不一,在外界野毒感染時,就有可以感染病毒,發(fā)生傳染性疾病。
1.3減少應激
通常情況下滅活苗保存溫度要求在2~8℃為宜,如果在免疫接種前不進行疫苗回溫,疫苗的溫度與豬的正常體溫(39℃)之間有30多度的溫度差異,直接給豬肌肉注射會因溫差引起較大的應激。所以對滅活苗進行回溫后,可以縮小疫苗和機體直接的溫度差異,有利于減少免疫過程中產(chǎn)生的應激反應。
1.4方便操作
如果在免疫前不進行疫苗回溫,因油佐劑的粘性較強,通針性較差,肌肉注射時阻力很大,會增加獸醫(yī)人員的工作時間和操作難度。為了節(jié)省人力物力,減少接種免疫次數(shù),常將兩種滅活疫苗混合進行一次注射,這時疫苗的回溫作用就更加重要。
2回溫的方法
2.1恒溫水浴法
理論上要求滅活疫苗在注射時的溫度應該與豬體注射部位的溫度一致,這兩者之間的溫差越小機體產(chǎn)生的應激也最小。在實際生產(chǎn)中一般要求回溫到20~25℃即可。
恒溫水浴法是指將疫苗放置在40~45℃的恒定溫水中,讓水的溫度慢慢傳導給疫苗,促使疫苗溫度升高到20~25℃。這種方法適合回溫的疫苗數(shù)量不多的情況下,它具有操作簡單和回溫時間短且速度快的優(yōu)勢,但是在操作過程中需要由專門人員看管,并需要定時攪動溫水和疫苗瓶,促進所有的疫苗回溫均勻和加快回溫速度,同時這種回溫方法處理批量較小且容易將疫苗瓶上面的標簽弄脫落下來,因此只能處理頭份一致的一種疫苗。
2.2自然回溫法
是指將疫苗放置20~25℃的室溫下,讓疫苗溫度自然升高到20~25℃的溫度,這種方法具有簡單便捷,可以省掉水浴回溫這些中間環(huán)節(jié),但是要求室內(nèi)環(huán)境必須干凈整潔,以免造成疫苗污染。
它的缺點就是回升溫度的高低嚴格受到環(huán)境溫度和濕度的控制,并且疫苗回溫需要時間長、速度較慢,這就要求提前做好疫苗免疫計劃,才能有充裕的時間將疫苗回溫。在冬季可以將疫苗放置在分娩舍和保育舍,過一個晚上疫苗就可以自然回溫,這要求豬舍干凈衛(wèi)生且舍內(nèi)溫度應不低于20℃。
3回溫后疫苗的保存與使用
回溫后的疫苗應放置于保溫箱內(nèi),避免溫度再降下來,免疫時先取出1~2瓶使用,用完再取。應做好免疫計劃,切忌將回溫后沒有用完的疫苗再重新放回冰箱進行冷藏,否則會降低疫苗效力和免疫接種效果。
免責聲明:
- 1、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wǎng)刊登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據(jù)此操作,風險自擔。
- 2、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wǎng)轉載的文章均已注明來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nèi)容僅供讀者參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權益,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電話:0371-65778965 )
- 3、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wǎng)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感謝您的支持和理解!